昆虫企业
  友情链接
·中国昆虫学会
·
  联系我们
地址:河北农大西校区植保学院
邮编:071000
电话:0312-7528150
E-mail:hbinsect@yahoo.com.cn
您的位置:首页 > 昆虫信息 > 昆虫科普
昆虫信息
拍摄昆虫复眼的技术要点
添加时间:2012-06-01 08:02:16    浏览次数:2041     来源:和讯网  【 】 关闭窗口


豆娘的复眼

拍摄参数:
  光圈优先:F10;快门速度:1/125秒;
  镜头焦距:100毫米;闪光灯:闪光
  李秋弟
  上一期我们讲了拍摄昆虫复眼的天时地利条件。本期结合具体的拍摄过程,介绍如何利用普通微距镜头把昆虫复眼拍摄清晰的技术要点。
  1.相机功能的设置
  (1)设置光圈优先控制景深。微距摄影的近距离拍摄是不可避免的,而设置大光圈拍摄时景深往往非常浅,往往不能很好地表现昆虫的复眼,因此需要适当缩小光圈,以取得较大的景深。笔者建议在拍摄食蚜蝇或者豆娘这类小昆虫时,以光圈设置为F8至F11为宜,因为较大光圈带来的浅景深,极容易造成顾此失彼的遗憾。这一两毫米景深的取得,对于表现昆虫的复眼还是非常关键的。而光圈缩小导致快门速度的降低也会造成成像的虚糊。
  (2)关注快门速度。这是为了确保照片的清晰度,有时镜头焦距较长,风的拂动,也可能会导致草上昆虫的影像发虚,所以确保拍摄时的快门速度在“安全快门”以上,是非常必要的。因此,必须不时地关注一下快门速度。
  (3)设置较高ISO感光度。由于在光圈优先的设置下,不能直接调整快门速度,我们可以通过适当提高感光度来间接达到这个目的。现在新的数字相机较高感光度的成像已经可以接受,由此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拍摄昆虫复眼的难度。但是,采用设置较高ISO的方法提高快门速度的方法,一定要对相机高感光度时表现画面细节的性能非常熟悉,如果应用不当,效果可能适得其反。
  2.手持相机取景
  (1)缓慢移动,接近目标。昆虫对移动的物体很敏感,所以必须缓慢地逐步接近这样做,实际上是在逐步“解除”昆虫复眼对移动物体的敏感度。我们开始可以在稍远的地方拍一张“远景”;慢慢向前移动一两步,再拍一张“中景”;再向前移动,在靠得足够近时,在蜻蜓,特别是豆娘这样的小蜻蜓,其身体占据取景器二分之一以上的画面时,就可着手拍它的复眼了。笔者认为应该充分利用微距功能,把图像拍得大一些。如果使用便携式数字相机,就要尽可能近地接近昆虫但这时拍摄者往往已经是趴在地上、匍匐前进的状态了。
  (2)守株待兔,静候其归。蜻蜓受到惊扰飞走时,不必急于离开,可在原地“守株待兔”,多数蜻蜓往往过一会还会飞回来,落在原地或者不远处。当它对你的存在习以为常时,就会放松警惕。这时再轻轻地更进一步,缓慢调整角度进行构图,它们一般也就习惯当你的“模特”了。
  3.精确对焦
  精确对焦是保证复眼拍摄成功的最关键一环,必须精益求精。
  (1)建议手动对焦。由于现在数字单反相机的合焦,在取景器中没有原来胶片单反相机对焦屏上的裂隙、微棱镜等辅助手段,手动合焦点就是在对焦时直观感觉到的局部最清晰点。而如果使用自动对焦功能,设置稍有不当,其合焦点就会偏离我们想表现的关键点。另外,光线较暗和拍摄对象的微小都会导致镜头自动对焦时“拉风箱”。所以,建议把手动对焦作为微距摄影的首选。当然,多数便携式数字相机只有自动对焦,别无选择。即使是数字单反相机,也有非手动不可的特殊情况,例如佳能那款高放大倍率的微距镜头,根本就没有自动对焦功能,只能手动。如果使用有多个十字对焦点的相机和带有超声波马达的镜头,当然可以使用自动对焦进行拍摄。
  (2)选准参考对焦点。拍摄昆虫的复眼,自然要以它的眼睛作为参考点。但由于微距摄影的景深极浅,即使设置F22的光圈,其景深也不过2毫米。而昆虫的复眼整体是个外凸的弧形体,从取景器看去,每只复眼都有一个反光点,近似人像摄影中的眼神光,它可以作为拍摄复眼的对焦参考点。找到这个参考点后,在向左右转动对焦环的同时,仔细观察对焦屏上复眼前后清晰度的变化,直到满意时轻轻触动快门。
  (3)选择舒服稳定的姿态。拍摄昆虫复眼的对焦过程是个“体力活”,姿势调整不好,一会儿就会感到腰酸背疼、手抖加重。建议昆虫在较高处时使用三脚架,在低处时则干脆不如趴下,以双肘支撑稳定握持相机有时这样做的稳定性不低于使用三脚架。当然,卧倒的动作同样要像“慢动作”一样进行,否则就会惊飞昆虫。
 

 
网站声明:
①本网站为纯公益性服务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附带版权声明的文章,其版权以附带的版权声明为准。
②本网转载是为了传递更多信息,并不表示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对信息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本网站如无意侵犯了哪个媒体或个人的知识产权,请来信或来电,我们将立即删除该信息。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信息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Copyright ©  2024  河北省昆虫学会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09045104号-1     技术支持:三金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