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企业
  友情链接
·中国昆虫学会
·
  联系我们
地址:河北农大西校区植保学院
邮编:071000
电话:0312-7528150
E-mail:hbinsect@yahoo.com.cn
您的位置:首页 > 昆虫信息 > 昆虫科普
昆虫信息
Insect Molecular Biology :通过蚊虫叮咬接种疫苗
添加时间:2010-04-07 10:07:39    浏览次数:1571     来源:生物谷  【 】 关闭窗口

日本研究人员改造蚊虫唾液腺,使唾液中含有疫苗成分,经由叮咬为其他生物实施“接种”。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19日报道,这项研究或可为防治疟疾提供新思路。

研究发现,小白鼠遭这种虐蚊叮咬后,体内生成相应抗体。

“叮咬触发(人体)保护性免疫反应,(效用)相当于常规疫苗,没有疼痛,不需成本,”日本自治医科大学副教授吉田重人(音译)告诉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记者,“持续接受叮咬能使(人体)保护性免疫功能终生维持在较高水平。这种昆虫因而从害虫变为益虫。”

不过,研究人员承认,利用蚊虫接种疫苗面临不少难题,例如如何控制剂量、确保使用安全、说服公众接受等。

研究报告发布在英国科学杂志《昆虫分子生物学》上。

大约60种虐蚊携带疟原虫,经由雌蚊叮咬致人染病。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每年约有2.5亿人次感染疟疾,将近100万人死亡。在非洲,二成儿童死亡病例关联疟疾。

据《中国日报》报道,我们都知道蚊子是传播疾病、特别是疟疾的罪魁祸首之一,但是最近日本科学家们却依靠先进的基因改造技术将这种令人憎恶的昆虫变成预防疟疾的工具。

疟蚊唾液内藏疫苗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3月20日报道,疟蚊是疟疾这种疾病的主要传播者。日本科学家日前在实验室里用基因工程技术对疟蚊的唾液腺进行改造,将疫苗储藏在疟蚊的唾液中,再让它们去叮咬小白鼠。化验结果表明小白鼠被叮咬后体内疟疾抗体的数量增加,这意味着疫苗注射取得了成功,蚊子成了疫苗的传播者。这项研究的成果已经发表在英国学术期刊《昆虫分子生物学》上。

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全世界范围内每年有2.5亿人感染疟疾,其中将近100万人因此而丧命。而在非洲,每5个死亡孩子中就有一人是因为蚊子传染疾病造成的。负责这项实验的日本自治医科大学教授茂户吉田(音译)表示,这一手段未来也许会成为人类抵抗疟疾的新方法。

反复被咬提高免疫

“疟疾疫苗数量紧缺,这意味着尽可能最大化传播疫苗的载体将成为抵御这种疾病的关键。这种新型蚊子的叮咬就如同传统注射一样将疫苗种到体内,而且还没有什么痛苦和经济费用……更重要的是,一生中反复被叮咬将提高和保持体内对疟疾的免疫水平,也让蚊子这种害虫变得有益。”

不过,茂户吉田也承认推广这种“蚊子疫苗”还面临着很多困难,包括剂量控制、“医学安全问题”以及“公众对释放这些变种蚊子的接受程度”。
原文出处:

Insect Molecular Biology doi:10.1111/j.1365-2583.2010.01000.x
 
网站声明:
①本网站为纯公益性服务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附带版权声明的文章,其版权以附带的版权声明为准。
②本网转载是为了传递更多信息,并不表示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对信息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本网站如无意侵犯了哪个媒体或个人的知识产权,请来信或来电,我们将立即删除该信息。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信息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Copyright ©  2025  河北省昆虫学会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09045104号-1     技术支持:三金网络